开学生之“胃口” 谱语文之“美味”

admin发布时间:2023-12-04 09:35 |  来源:未知

【摘要】语文是文化的载体,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,自古至今,奔腾不息,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。相信,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散发更多的“语文味”,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,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,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。

【关键词】语文味 探味   读味   品味   写味

制作精美、菜香四溢的佳肴令品尝者回味无穷。语文课欲开学生之“胃口”,亦要讲究其味,即要有“语文味”。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程少堂先生对“语文味”作了如下界定:“语文味”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,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情趣、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,体现出语文学科特点和执教者、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。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特的迷人氛围和人性美丽,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,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。下面我即结合教学实践就个人对“语文味”的理解做一些探讨。

一、“探”味,批文入情、亲密接触

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:“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,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,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。”教师要努力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,师生一起披文入情,达到与作者同喜同忧,用情感支配语言,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。这样的学习,学生流露了真情,逐渐领悟语言的运用规律,那就是言为心声,景中含情。教师情、学生情、文本情通过这个“探”字融合在一起,完成了阅读教学上的对话,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,体现了语文味。例如在教学《晏子使楚》一课时,我没抓“智慧”而把主题定为“尊重”。分三个步骤实施:其一,从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尊重的思考;其二,从对人的尊重导向对国家尊重的思考;其三,从对国家的尊重引向自我尊重的思考。这三次预设突出了“尊重”这个教学中心话题,完全跳出了常规文本阅读中狭窄的解读范畴,把语文课放到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大课堂中解读。第一次预设、第二次预设实现了从文本到文学的过渡,第三次预设实现了从文学到文化的深度挖掘。三个预设如同三级台阶,引领着语文走向了“三度”,进而创造出了语文课堂“浓味”十足的新境界。

二、“读味”,动情诵读,静心默读

叶圣陶先生说:“阅读教学总得读。”张田若先生说“阅读教学第一是读,第二是读,第三还是读。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,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“读”文本,读出思想,读出情感,读出形象,读出韵味。如我在教第五册的《金色的草地》课文时,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,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,先是自由地读,要求读准确,读通顺,然后小组检查读,接着指名比赛读,最后一起朗读。学生有了读的基础,再思考“读了这段话,你发现了这是(    )的蒲公英?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?”就不难了,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。有的说很神奇,有的说很美丽,有的说很可爱、有趣……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,答案就不一样,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。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。再如我教《第一场雪》时,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:“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?”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,创设情境,学生读得那么投入,那么动情,那么令人陶醉,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。有了这感情朗读,语文味就更浓了。因此,语文教学中要通过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,领略文章的韵味,得到语意上的感受,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,在读“味”中提高认识,升华体验,养成语感。

三、“品味”,揣摩咀嚼,品词析句

作家陈建功说过:“我读屈原,感到自己的卑琐;我读陶渊明,感到自己的势利;我读李白,感到自己的狭窄。”在读与感之间为自己的卑琐、势利、狭窄而愧疚不安,就是人格对话所催生的精神增长和心灵提升。“缀文者情动而辞发,观文者披文以入情。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。”因此,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字斟句酌“品”语言。“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”,这是品的境界。品位语言,反复揣摩、推敲、涵泳,才能习得语言,获得语感。比如在教学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一课时,我引导学生读文中“追悼”的具体词句,从而让他们了解“致敬、痛苦、送挽联、送花圈”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。新课标强调:“在阅读教学中,联系上下文,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,体会其表达效果。”尽管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知晓“追悼”是表示“沉痛地怀念”之意,不但“致敬、痛苦”等文中词语准确、形象而充分地表达出这一层意思,而且让学生知道了追悼的具体形式。可见,这样的咬文嚼字远比查阅工具书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。在文本关键处,激荡洗涤人心处,引导学生细细品味,慢慢赏读,感受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和意蕴,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,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和能力,这就是语文上的“品茗”。久而久之,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,学生的语文能力、文化品位和人格的健全得到提升。而有着这样“吟安一个字,拈断数茎须”的执着探究精神的语文课堂,语文味得以极大的体现。

四、“写味”,触发灵感,情动辞发

吕叔湘曾说: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。”叶老也曾指出:“凡是技能,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。”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,只有持之以恒地强化学生的实践,着力于“动脑思考,动手实践”,才能让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。教师应经常引导督促学生将文本中学到的知识,通过遣词造句、口语交际、写日记、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、手抄报等种种形式加以实践,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,激发自身的语言文化积淀,培养语感。如在教学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》中处理“饱经风霜”一词时,请大家想一想,那位拉车人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?想好后写下来。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:“那位拉车人不过30多岁,可看上去却有50多岁。脸黑瘦黑瘦的,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。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,眼里充满了血丝。那乱糟糟的头发上,蒙着一层灰,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。”从学生的文字中不难看出他对词语不仅真正理解了,而且丰富、形象、准确的想象又进一步充实了“饱经风霜”的内涵,词语在学生的脑海里活了起来。只有追求有效的“写味”,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,同时让学生真正获得基本的语言素养,为其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。

语文是文化的载体,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,自古至今,奔腾不息,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。相信,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散发更多的“语文味”,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,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,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。(兰溪市振兴小学 张丽丽)

参考文献[1]程少堂:《语文味: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》《中华读书报》 [2]秦建新:《个性化与语文味》《语文教学与研究》2009.03

(免责声明: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、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,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,均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将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,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、不确或遗漏,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本站所转载的文章、图片等内容,版权归来源方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)

相关阅读